所谓出柜,定义就是向他人表明自己的性取向或者性别认同,大多数是性少数群体有这样一个行为,因为异性恋已经被默认,当然异性恋也可以出柜。
在这里大多数吧友,是奔着出柜对象是父母来的。其实出柜很简单,无非就是对别人说一句:“我是同性恋/跨性别”好了,这出柜的过程,就已经完成了,但是,仅仅是这样的出柜,真的能让你成功的出柜么?
太多人,倒是很会做出柜这样一个动作,草率的说了对父母说了这句话,然后呢?你知道父母会有哪些反应么?你知道那些反应如何正确的应对么?你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及时的做一些后续的工作么?你知道怎么做那些工作么?你知道怎么拿到小册子怎么联系同性恋亲友会么?
说起出柜的方法,我们就得先从出柜的禁忌谈起;有哪些地方,是我们需要在出柜之前就要清楚的禁忌?
一、为了爱情出柜我不是说为了爱情出柜是错的,不过首先你要搞清楚,你这个时候出柜的意愿是想和对方在一起对吧?那你为什么想和对方这样的性别在一起呢?因为你是同性恋对吧?对父母出柜是告诉他们你是同性恋,而不是告诉他们你谈恋爱了,而且对方还是个同性。当你这样出柜后,父母眼里看到的不是你们的恩爱,而是这是件不正常不能继续下去的事情,结果当然是阻止和你对象联系,竭尽全力的拆散你们,想要把出柜的你变“正常”。而这样的出柜,完全让父母搞错的重点,你给他们的错觉,让他们认为是这段恋情,是你的对象把你带坏的,而需要攻击的,当然就是你们的恋情和你的对象。所以出柜时,别提恋爱了,如果那个时候有的话。爱情可以成为你出柜的助力,但是成不了你出柜成功的筹码!
二、冲动出柜冲动出柜是在各式各样的情况下,比如:1、和对象吵架/分手了,对着父母就负气说一句:“我是同性恋,我喜欢的是男/女的!”;2、平时吵架和父母,说着说着就要把委屈全说出来,自暴自弃:“是吧是吧,我就是这样个不听话的人,我还是同性恋呢!”3、怕出柜被父母责难,随便说句是同性恋就离开父母逃得远远的,这种情况多出于情侣私奔。4、还有就是和别人开玩笑打赌出柜什么的。任何情况都不要冲动出柜,没有任何准备的出柜,只会让你走太多弯路,让自己和家人承受原本不会受到那么长时间的互相折磨!
三、被动出柜永远不要被迫出柜,然后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纸一样被惩罚,你没有错!无论你有没有心理准备或者其他的出柜准备,只要你是同性恋,或者其他性少数,那么,你就会有被出柜的可能,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种情况。比如常见的手机被翻,日记被翻,还有和对象亲密的照片,还有一些亲密的举动被看到,一些同志咨询类的浏览记录未删除,同志交友软件,gv还有女同片,还有进入异性婚姻大多还和同性交往。。。。。太多人都是抱着这侥幸心理,还有逃避的心理,好像只要你不去找出柜这件事,出柜就不会找你一样。既然你是性少数,你不能避免这形形色色被出柜的状况,唯一你能做的,就只有准备出柜,准备出柜不是说马上出柜,但是你得逐渐学习这些情况如何应对。前车之鉴太多,你又何必去做那个出柜路上吃太多亏,和父母互相受几年十年折磨才把别人最快一个星期就搞定那个阶段情况的那拨人。我说的一星期的人,同样也是所谓的农村,所谓的出柜对象没什么文化,永远别去找什么人家外部条件比你好的借口,你该问问你自己,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只有一个情况你永远都不会被出柜,那就是,你不是同性恋!
四、不选择好的时机出柜一般情况下,父母生病时;父母心情差时;父母催婚时;家中有多嘴多舌爱管闲事之七大姑八大姨时;与对象情变期间时;形婚后更不行;骗婚后是的时机最不行的。这些个情况,最开始2种情况,是因为一个是生理上的一些不适,一个是情绪上的不适,两种情况,这种时候出柜,只会让这件因为这两种客观的情况,添加上其他更负面的不必要的情绪,并不利于出柜的正常进行。中间3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冲动出柜,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冲动出柜是不可取。最后2种情况,无论是形婚还是骗婚,如果你决定准备好要出柜了,之前的种种,有需要有一个出柜的态度,把这些假象处理清楚;而骗婚的那些,更是要有一个理清目前情况的的动作和诚意。无论是骗婚还是形婚,记得,出柜永远都不会晚!解决这个事情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在这些情况下出柜。出柜的最佳时机,是你已经自我认同达到最好的时候,而自己也对出柜的一系列有了周全完善的准备,然后再选择出柜时机。要清楚对自己出柜不利的时机有哪些。
五、不清楚自己性取向出柜最大的乌龙就是,出柜了,结果发现自己不是同。伪同,可能是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性倾向,也可能故意伪饰自己的性倾向,把同性依恋跟同性恋混淆。伪同的危害在于损害了同性恋群体的形象,现在连跟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都误会不懂事的小孩子是可以“变成”同性恋的,还会误会同性恋结婚以后就等于“变正常”。比如一些号称着自己是同性恋的异性恋,把对同性的依恋说成是同性恋,最后却又各自谈异性,还有结婚之类;当然,真同性恋也有让人们误会是可以“变成”异性恋的情况,那就是进入异性婚姻,无论是形婚还是骗婚。在本就没有客观科学有关这方面知识的情况下,误解就多了起来,感觉就是:“贵圈太乱”特别是在朋友眼里,原来:同性恋也是可以“变成”异性恋的,可想而知,我们这代同性恋做的这些装异性恋的行为,会对下一代的同性恋带来多大困扰和阻碍,当以后我们代人的一部分异性恋朋友们面临着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出柜的情况,可是你当初做的却是告诉你的异性恋朋友,你可以“变成”异性恋,当然,他们也就觉得他们的孩子也可以“变成”异性恋。所以这样的行为,真是遗祸深远啊,从自己,到组成的“家庭”,甚至到下一代同性恋。这些认为同性恋可以变“正常”的人,他们不希望我们宣传同性恋的知识,这种潜在意识,会影响将来某些可能执政的人的科学观点。对,就如俄罗斯那执政者可笑的逻辑,和对同性恋的认知。出柜禁忌没有清楚认识自己就赶潮流“搅基”。
六、不要恐同症未愈就匆忙出柜。所谓恐同症的一些症状,主要来说呢,就是对同性恋和同性恋本身的没有理由的憎恨和恐惧。当然,恐同症不止发生在异性恋身上,在同志自身身上的也是不少。对同性恋的偏见和曲解,就是最常见的恐同症。恐同症未愈的同性恋者出柜时,很容易寻找口实、借口,比如:我对婚姻很失望,所以我要跟同性过;我对女的硬不起来;我看见男人就恶心;我被男人(女人)深深伤害过,还是同性安全;爱一个人跟性别无关,我爱上的只不过是一个同性罢了;我不是同性恋,只不过我爱的人刚好是同性………如果你只能以上述理由来出柜,那也是犯了忌讳的,召来的必定是“治疗”。在出柜前,必须治好恐同症,扫除对同性恋的无知,纠正对同性恋的各种偏见。
七、不能不自量力的出柜。这里我们主要说的就是针对朋友、同事、上司之类交集圈子的出柜了。不自量力的出柜,就是盲目对那些对同性恋不友善的人出柜。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同性恋身份骄傲,不能因为那些污名化还有恐同者的说辞,让自己产生自卑或者自弃甚至憎恶自己的心理,要学会悦纳自己,并且自豪骄傲的生活着。但对自己同性恋身份骄傲,不是愣头青般的莽撞。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能力去应对真实生活里的恐同症患者和反同者。如果生活里稍微再加入工作人际关系,则需要更多掌控生活节奏的能力。出柜是一件重要而神圣的事,既要对值得我们信任和尊重的人出柜,也应该用出柜来改变他人对同性恋的误解和偏见。如果你毫无可能获得对方的尊重听你一句话,还是应该缓缓,等到更成熟的时候,再不断扩大出柜圈。谨慎,懂得衡量和觉察出柜时机和出柜对象,以及清楚是否有对对方出柜的必要。
八、不要远程出柜远程:QQ,短信,写信,MSN,电话,专程为出柜逃出国等等。如果第一次开口,实在无法面对面说出来,远程一下不是不可以。跟朋友远程出柜也是可行的。但对父母,最终还须要好好的面对面。因为我们出柜后对朋友和对父母的期待是完全不一样的。远程出柜,大多是因为还是没有准备好出柜,如果有所谓地域的客观原因,还是要正式的面对面出柜。只有在面对面的时候,才能更加正式,清楚,明确的知道对方的表情和语气以及该如何对答,而不是远程出柜来猜测幻想出来对方的语气,表情以及语气,来和自己想象中的”父母“做一个出柜的过程。这样做偏差太大,还有你对出柜的态度不够正式,以及你自己对自己要对家人袒露身份并没有完全的准备好表示出来的惧怕,都显露无疑。为了出柜后的舒适家庭人际关系,帮父母出柜是不得不做的事,就像我们发现自己是同性恋,到我们自己充分接纳自己,父母的出柜也需要这样的过程。我们当初多渴望有人可以分享这个迷茫阵痛的过程,父母就有多需要我们的陪伴。如果你期待家人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不要远程出柜。这不是一件可以用不面对面就能处理的事情,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
九、急功近利的出柜急躁没准备的出柜,败。出柜时没耐心说服对方接受,败。出柜后要求对方短期接受,败。出柜后遇到难题就判断觉得出柜无望放弃努力,败。好多人对出柜的准备非常不耐烦,来出柜吧求一个简单,一劳永逸,不需费心的办法。那样的办法是有的,就是一句话五个字:我是同性恋。但是,这个办法是具有出柜高阶经验的人才用得起的,这样的人最起码都有了五年以上的出柜经验,那也是从最基础一步步成长过来的。由此可见,没有任何人可以一步达到成功。出柜时如果太过急功近利,天真盲目的把出柜的结果假设得很好,最大的坏处就是造成绝望。因为把出柜幻想的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对方的反应,在出柜后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和状况,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有太多问题没解决好,有太多出柜资料根本没学,就根明天高考了,今天才拿到高中课本一样~~~简直是噩梦。这样的心理落差和不知如何应对而胡乱应对,就会让自己陷入觉得绝望又艰难的境地,还不时冒出来误导别人,说这些后果是因为“出柜”这样一个行为造成的。听到不少人嘀咕论点的字多,资料的字多,新人导航帖的字多。。。多么无语啊,如果连这样一点耐心都不付出,你又凭什么就可以得到成功的出柜这样一个结果。如果你用你天真烂漫的想象就贸然出柜,出柜后一直一团糟,这和出柜无关,问题在于你出柜的方法和心态。
十、出柜时不要被动除了被出柜,出柜过程里的各种被动也是噩梦。首先忌讳“不能主导话题被牵着鼻子走”。出柜计划就像写剧本一样,时间地点人物要策划好,出柜对象的性格特征了然于心,出柜时的语言、节奏、不同的应对都要有腹稿,你是出柜的导演,不能被出柜的对象带跑了话题。比如,你没必要跟父母就同性恋的成因问题争个你死我活,那是连科学家都在研究中的问题。你也没必要顺着对方的立场神侃世俗规范,婚姻道德。除非你的父母就是研究人类性向成因,研究道德风俗的老学究,大家的父母肯定不是这样的“专业人才”吧?既然他们根本不专业,您跟他们辩得出什么呢?这里说的是“使巧劲儿”的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足够了,不要深挖你们都不懂的问题,不要讨论不结婚不道德对不起社会的问题,要讨论结了婚你就无法活的像个人的问题。要能够主导话题,主动的说话,不要说一句,等着父母问一句。其次是不能被对方围攻。不是父母找来谁,你都必须去“求”TA理解你的,也不要奢望你可以同时争取到这些人“帮”你说服父母,累不死你~~请说客们不要插嘴你跟父母的家事,尤其是那些不会站在你立场上,自认为是家族“道德与行为规范标尺的长老”的人物。你要学会“不接受”,不要被安排着走。既然你有了充足的准备才出的柜,所以父母那时候的心理,大多是几类,主动从他们的只字片语里,说出他们担心的问题,记得要稳,你不是在求对方不要让你改变性取向,不是在征求对方的意见来“当”同性恋,而是告诉对方,我知道你的担忧,还有多运用同理心来说服。主动的掌握对话节奏,同理心在对朋友出柜也可适用。
十一、被带去看病。心理咨询并不一定都是救赎,也有可能是火坑。中国心理咨询的质量,一句话:您隔壁的退休大妈都有可能考到心理咨询师资质~只要有钱以及一些并不高的准入门槛。“也许去看一次医生之后父母就会死心了”这样的想法,有都不要有。但如何应对父母这样的问题呢?三级治疗手段:1.你自己实行的治疗:综合精品区“同性恋恐惧症”中口语话的对同性恋非病理化的解释+论点“心理咨询是救赎还是火坑”+资料区同性恋非病理化资料。2.同性恋亲友会的家长现身说法的开导。3.由你亲自考察选定的靠谱的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对他们进行治疗。
十二、出柜结果不能不明不白。80%不成功的出柜是,对父母的沉默和消极回避“放任自流”。一般出柜后父母回避同性恋话题,也不反对也不支持,就是一个拖拖拖这种状况,根源还是出柜准备没做好。如果你时机和出柜的手法都使用正确,父母是不会耍赖,不把你的出柜当做一回事儿的。如果你的态度和长期表现,注意是长期哦(这就是拼人品),让父母觉得你的出柜就是一不懂事的小孩儿心血来潮,那出柜是失败的,父母必会无视这次“抽风”,到时候,该催婚催婚,该一哭二闹三上吊绝不含糊。出柜后,忌讳对父母的消极回避沾沾自喜,误以为那是成功
十三、出柜后情况不明不白,还没有任何行动出柜后给要父母途径让他们了解你,他们几十年的世界观被你瞬间颠覆,你在他们面前出柜,他们自己却进了柜子里,在以异性恋为主流的社会里,他们的孩子是同性恋。正如你当初发现自己好像和别人不一样一样,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内心只会更加惶恐,抗拒,不会相信,认为或许可以改变。你要做的是一直坚持表明自己性取向是不可改变这个事实,并且明面暗地给他们途径了解我们的性取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一直被认为这是种不正常的事情,那么要走到下一个完全接纳的阶段就是不行的。
其中有两个地方需要把握好度,不能操之过急。1、表明并坚持自己性取向,在刚开始肯定是最对话的关键,如果情况实在激烈,无论如何都不能松口说尽量改变什么的话,只能用转移重点这招,在学习的说要好好学习,在工作的说现在把心放工作上。当然,这两种情况,应该都是没有充分的准备好出柜才会发生的。只有要是这次松了口可以变,下次出柜难度就加倍了
2、我们不能扔了一个对父母来说是重磅炸弹的事情就一走了之,也不可以为了不听到那些可以预见父母到那些因为不了解这个性取向而对我们的所说让心如刀绞的话而逃开。完全切断我们和他们的交流,来试图保护自己。他们之所以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我们得在出柜之后明里暗里的给他们途径来知道我们是怎么回事,找有相同经历的父母来和他们交流,而且要他们主动去找,而你只需要提供途径。他们也有太多疑问:我该怎么办呢?这样的情况可不可以改变?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这样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时候,你采取的行动,就是关键了。需要把握的度就是不能直接给资料,大多数暗地给。哪怕你说一句话,告诉他们你放在那份资料是什么,那个联系电话是一个同志家长的,她的孩子和你一样是同志,说这么几句话,然后就走开都可以。
十四、不坚持自己的出柜太多的同性恋,都败在不坚持,上面十多项也基本谈到了为什么没有坚持,或因太盲目的出柜事实与心理预期不服而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感到绝望,或者用错出柜方法,或是急功近利,或是各方面准备都不足,所以在出柜的途中,自己把自己的出柜给搞砸了,并且认为自欺欺人的自己可以装异性恋过一辈子。上面的禁忌和一些常规的步骤都做足后,我们最大几率遇到的情况:父母愿意开始了解我们了。但这时候,他们依然会时不时的想要改变我们的性取向这时候,我们就只需要做一件事:一直坚持自己的性取向。最坏的情况是赶出家门,所以为保万全,也为保我们出柜的成功几率最大,把大家走的弯路浪费的时间和互相受折磨的时间缩到最短。我们必须做好:自我认同、同性知识、心理准备、物质基础,这么一系列的事情。最后需要的,一直都是:坚持自己的性取向。
十五、忌讳瞻前顾后。时间总在流逝,不管你是不是还在犹豫。我们一直强调“充分的出柜准备”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大多数人还是在出柜多年后才能获得更好的自我认同。如果你认为当前你的条件可以实现出柜,能够有办法应对你设想的大部分困难的话,就勇敢的出柜吧。最容易拖累出柜步伐的就是经济状况,考虑经济独立是没错的,虽然异性恋也都是要独立的,但同性恋者对经济实力的依赖目的可能与异性恋完全相反——为了逃离结婚的厄运——但是,“经历独立后再出柜”的说法太宽泛了,真正该衡量该不该出柜的,其实应该是“独立”的能力,只要你具备赚钱养自己的能力,那么就算存款很少,没有房子,经济实力没那么雄厚,也是可以出柜的。另外会把出柜时机耗尽的是把对出柜的恐惧转化成不科学的“恐病症”,例如因为父母高血压,心脏病,或者身体不好,就把不能出柜全部归咎于疾病。战胜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知识。既然你面临的出柜环境是这样,那么去了解父母的疾病,掌握父母的治疗资料,学会照顾父母会令你更有主动权:出柜时话该怎么说更委婉,哪些激烈的交谈该避免,该温和的铺垫多久,需要什么人从旁协助等等~出柜永远不会晚;经济独立说的是能够独立生存;长久对出柜的恐惧会让你心理患上一种“什么都是外部原因综合症”的病。
这里要对一部分人说说那些嚷着要一个出柜的理由的,你出柜的理由不需要别人给你,也不是为了任何人。没有对象你还是同性恋。就凭你是同性恋,就凭你不是异性恋。你从心底里不愿意过把你默认成异性恋要你过人生。你自己,就是你出柜的唯一理由!
●●●
LES手机交友神器
用心为拉拉服务,给你最温暖的陪伴。
微博:
拉拉小镇网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waw.com/kjztz/1973.html